必然消失的優勢

人不是靠必然消失的優勢過一輩子的;如果這樣的話,人會一輩子患得患失地被恐懼驅策,活得傲慢、憋屈、提心吊膽;人是靠內省、真實面對自己和世界、仰望高處的價值、從日復一日的混亂中活出清晰和秩序的。C.S. Lewis有一本《返璞歸真》(英文名 Mere Christianity)特別好,我正在看。中英文的版本網上都能找到。

白髮

年輕朋友:叔叔你是不是不長白頭髮? ? ​我:已經有些白髮了。 年輕朋友:你才有一丟丟白頭髮……我白頭髮基本失控,我只能看見一個拔掉一個,才開始留學的那一年,白頭髮就瘋長~ ​我:在看守所、監獄中,有人急的一夜白頭,有人急得一夜眼盲。很多獄外的人,經歷的內心焦慮和折磨,與看守所、監獄中的囚犯類似;區別是,監獄是有刑期的,而獄外的人生是無期的。 因此找到真正的道理、內省、真實地活,就像越獄對於囚犯一樣意義重大。我觀察到很多人已經氣沮神疲,不想越獄了。希望你還保持越獄的勇氣和希望——這比年輕、沒有白髮重要太多了。

說得過去的報復

二十年來我內心一直爲沒有能力報復中共而切齒。夢中多次夢到以利刃砍、刺他們,但是夢中的手臂總是軟弱,夢醒後恨自己夢中的無力。一次夢中副駕駛座位的人和車外的人一起抓捕我,我握住圓珠筆猛戳進副駕駛的左眼,滿身大汗醒來,脖子的汗流下幾道,但是內心安慰,終於戳進去了。這個夢我記到現在,挺滿意的。 我想是否可以換一個思路:我已經來到美國,衣食溫飽,把孩子培養進入美國名校,加入美國陸軍預備役,我還顯得年輕身材好,這也算是報復了,對嗎? 我得抽時間看心理大夫。真實地活過而四十歲以後心理還正常的人,令我敬佩。

夢的深處

晴空,碧水,茂林,綠樹,清風,野雁;我不知自己五歲還是五十歲。美國像是我童年的升級版,似乎是我幼時夢中最縹緲的真實。 美國的清風洞見心胸,四肢醉飲風的流泉;我休憩在幼時夢的深處,經年的廝殺反而像是幻夢。

法輪功群體的部落化

法輪功群體面臨着「部落化」(Tribalized)的問題。在法輪功主流實踐中以身份區分自己和他者、對外攻擊和拋棄、部落對外界自我標榜、觀察者穿過部落對外界自我標榜這個界面後,會發現內部也是攻擊和拋棄。對真善忍的修煉,被主流實踐中部落化的傾向嚴重侵蝕。 Hillsdale College教授Victor Davis Hanson 說,在以部落主義(Tribalism)維繫的群體中,很難保證宗教的純潔性。部落主義必須訴諸虛構和荒謬的東西來維持自己的地位。部落的純潔性通過荒謬和與衆不同的特點加以強調(你夢中所見師父點化,但我的煤氣罐失火了師父都保護我讓煤氣不爆炸)。 部落主義還讓一些法輪功同修認爲內部的事情是不受美國法律約束的,因爲「那是常人的理」、「心性到位了,師父都保護」。讓同修沒有任何保護進入建築工地從事石棉建築工作和其他危險工作;以及同修的孩子在學跳舞時做危險跳躍沒有得到保護,當場摔斷胳膊,而老師甚至都不知道,到了下午放學,母親接孩子的時候發現胳膊已經變形,纔去醫院,發現胳膊骨折,都是類似的例子。這是極其危險的想法和做法。

Jordan Peterson演講聽後感

《在十字路口》是Jordan Peterson在Hilldale College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幾乎句句都發人深省。其中有一段和我曾經做的一期節目,《你不爲世界做的一切,都會報應到你身上》,說的是一樣的事情。 Jordan Peterson說,堅定地相信某些和世人常識不符的事情,從根本意義上說,與信仰沒有關係。(超註:比如耶穌在水上行走,聖母無瑕受孕;以及明慧網上連篇累牘的“夢中所見”和正見網上“神奇小故事”,以及硬把一條細絲頂着一個白色細小顆粒物稱爲“優曇婆羅花”——先別說是否是“優曇婆羅”,這個形狀的物體和我所理解的花,不是同一個事物)。 Jordan Peterson認爲能標誌你有信仰的,是在那些地獄般的人生困境中,你有充分的理由向下走,自我放棄,但是你因爲對一些更高存在、更高價值的信仰,向上走。 他說的真是非常深刻。他是給世界帶來向上的可能性的人。 他談到建立親密關係的關鍵在於,不是問「誰是最適合我的人」,而是問「我能給雙方關係帶來的東西是什麼」。 他還講解聖經中著名的「Ask and it will be given to you; seek and you will find; knock and the door will be opened to you」,(請求,就會給你;尋找,就會得到;敲門,門就會開)他說世人聽到這段話,大多是一笑,「世界哪裏是這樣的?!」 Jordan Peterson談什麼是ask,前提是你知道正確的aim,而且是跪在地上願意放棄所有一切做得不對之處,爲了知道什麼是對的——這纔是ask,此時你真的可能得到回答;而不是對上帝說,「我錢包丟了,你幫我找一下」——在法輪功明慧網的文章中,一堆「煤氣罐失火但是沒炸,師父真慈悲」之類的文章,讓人覺得師父是煤氣罐保安員,我覺得不是真信仰,而是假見證。 十字路口的抉擇。 演講一開始,Jordan Peterson從舊約中亞伯和該隱對上帝奉獻的犧牲開始談,一種犧牲是對的,一種犧牲是錯的;聖經中緊接着亞伯、該隱的故事,就是大洪水,Jordan Peterson認爲這是隱喻徹底的無秩序和虛無。整個演講談選擇人生中選擇何種正確的犧牲,最後以正確的犧牲帶來真正的好處結束。最後Jordan Peterson是眼眶溼潤結束的。 Jordan Peterson說,那些只爲自己得失考慮和行動,不考慮爲世界做什麼的人,是在自己人生中創造了地獄,他成爲自己這個小地獄的統治者;上帝提供的悔改機會始終都在,只要悔改,撒旦也會回到天堂;但撒旦在每次十字路口的選擇,都是只爲實現自己的power,從來不考慮serve。寧可以power統治地獄,而不願在天堂serve。Jordan Peterson說,成爲地獄的統治者,比成爲地獄的衆生,更爲痛苦。 這種級別的談話,在法輪功群體中完全見不到。

Jordan Peterson: 男性必須強悍

儘管那些不夠強悍的男性,會經歷這個社會嚴厲和蔑視的對待(這種對待,人們看到的時候,心裏覺得令人難受,但是可憐之人經常有自己不爭氣之處),但是這種態度是培養和強化強悍(toughness)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社會對男性的要求。 嚴厲和蔑視的對待——人生是艱難的,做好人並不僅僅意味着,不和別人衝突(這是很多法輪功學員對於“做好人”的理解);在很多情況下,做好人意味着你承擔責任,而努力成長是承擔責任的先決條件。 因此當一個人沒有能力承擔責任的時候,「不衝突」換來的可能是嚴厲和蔑視。 而法輪功群體中,一方面鼓勵不衝突,一方面不鼓勵成長,而在受到蔑視的時候,進一步用「他是常人而我是修煉人」自我麻醉,人生進入向下的螺旋。 我五年以來一直大聲談論這些事情,我的思路也逐漸清晰,我發現很多先哲早就談過這些話題,因爲這是每個人、每代人都面臨的挑戰。 Men have to toughen up. Men demand it, and women want it, even though they may not approve of the harsh and contemptuous attitude that is part and parcel of the socially demanding process that fosters and then enforces that toughness. – Jordan Peterson 圖中文字:如果你覺得強悍的男性是危險的,等等看到那些弱勢男人會做什麼(你就不這樣想了)。

急不擇路

 「潤」者,run也,中國人稱移民至國外爲「潤」,探討如何逃離中國的討論,被稱爲「潤學」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