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那些不夠強悍的男性,會經歷這個社會嚴厲和蔑視的對待(這種對待,人們看到的時候,心裏覺得令人難受,但是可憐之人經常有自己不爭氣之處),但是這種態度是培養和強化強悍(toughness)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社會對男性的要求。
嚴厲和蔑視的對待——人生是艱難的,做好人並不僅僅意味着,不和別人衝突(這是很多法輪功學員對於“做好人”的理解);在很多情況下,做好人意味着你承擔責任,而努力成長是承擔責任的先決條件。
因此當一個人沒有能力承擔責任的時候,「不衝突」換來的可能是嚴厲和蔑視。
而法輪功群體中,一方面鼓勵不衝突,一方面不鼓勵成長,而在受到蔑視的時候,進一步用「他是常人而我是修煉人」自我麻醉,人生進入向下的螺旋。
我五年以來一直大聲談論這些事情,我的思路也逐漸清晰,我發現很多先哲早就談過這些話題,因爲這是每個人、每代人都面臨的挑戰。
Men have to toughen up.
Men demand it, and women want it, even though they may not approve of the harsh and contemptuous attitude that is part and parcel of the socially demanding process that fosters and then enforces that toughness. – Jordan Peterson
圖中文字:如果你覺得強悍的男性是危險的,等等看到那些弱勢男人會做什麼(你就不這樣想了)。
我與丈夫同修討論過: 何為阿Q精神,何為放下? 我說有意思的是,我的雲淡風輕,卻是在經歷過最激烈衝突之後。比如說與M小姐。
對了虞超同修你說過我也很好鬥而且糊塗。如果這是恭維話的話,我就不打算報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