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舞、心得交流

我一直在思考,爲什麼廣場舞參與者中,中老年女性居多?老年男子爲何少跳廣場舞?與此同時我注意到,有些法輪功網站的心得交流文章,很多來自受教育程度低下的老年婦女,如何處理與女兒女婿關係,如何給他們帶孩子,如何吃家裏剩飯但是身體仍然好,讓女兒女婿認識到法輪功真的對身體好。我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即,1. 老年婦女爲何是廣場舞的主要組成人群;2. 心性交流文章中,對於法輪功的實踐,與廣場舞是否有某種可類比之處?當然我覺得那種實踐對於家庭與社會還是有益的。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中國男子在等級制度森嚴,相互傷害極其嚴重的環境中成長,所有荷爾蒙、腎上腺素都消耗在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老年的自我扭曲中,外化爲等級制度中的上下關係。因此一旦離開等級制度賦閒在家,幾乎是社會學意義上的閹割,因此成爲無性人的存在。故此廣場舞這種自我表達,不能引起他的興趣。而婦女在這個以男子-等級爲基本框架的環境中,或可稍微免於汲汲營營,故此在晚年無需取悅他人時,可以在廣場伴隨音樂一展風采。
對於第二個問題,我關心的是,法輪功的道理,如果更多的是由與中國廣場舞愛好者社會、文化、教育水平同構的群體加以實踐和闡述,能走多遠,在外人眼裏能如何與全能神等教派區分,如何讓自己逐漸成長的子女也從中受益,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
有人讀後指出:「老頭都在下棋」;我說,「是的,但是他們不寫心得交流」。

2 thoughts on “廣場舞、心得交流”

  1. 最後一句話怎麼那麼好笑啊 😂

    第一個問題,因為男的不喜歡跳廣場舞,無論老年的還是年輕的,甚至連打太極拳他們都不那麼喜歡。他們不喜歡群居,更喜歡獨居,或小眾居,比如說下棋、釣魚、喝酒侃大山。

    第二個問題的解決辦法,讓你那些給明慧網寫過提意見信的同修,都寫一篇他們認為合格的交流文章,發給明慧網,如果不發表,就問問為什麼不發表,找找原因,看是應該調整一下文章呢?還是對方應該改變一下觀念。

    任何事情都是,發牢騷提意見最為容易,實實在在去做的時候,才會明白那個難度,這個過程也就比“只是說說”更有意義,對整體也會更有幫助。

    Reply
  2. 我們媒體開心得交流會,也是女性同修發言居多。我們也在探討是為什麼?好像是女性對那種心理的變化比較敏感,也記得比較清楚,男的好像是過去就過去了,那些細節也就不記得了。

    Reply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